礦用卡箍的標準化操作流程是怎樣的,對于具體的操作流程問題,讓礦用卡箍廠家的小編帶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一、安裝前準備
組件完整性檢查
確認管卡、密封圈、鋼環(huán)、緊固件等所有組件齊全且無損傷,尤其需檢查密封圈是否存在氣泡、雜質、裂口或凹凸不平。
示例:密封圈需符合標準要求,非密封面平整度誤差≤0.2mm。
規(guī)格與材質匹配
根據(jù)輸送介質(如水、液壓油、瓦斯)和工況條件(溫度、壓力)選擇合適規(guī)格和材質。
示例:高溫工況需選用耐溫150℃以上的氟橡膠密封圈,腐蝕性介質需采用哈氏合金鋼環(huán)。
管道預處理
鋼管外徑需與管接頭公稱通徑匹配,端面平整無毛刺,插入深度符合設計要求(通常為管徑的1.5倍)。
示例:DN50鋼管插入深度應≥75mm,端面粗糙度Ra≤3.2μm。
二、安裝過程規(guī)范
密封圈安裝
將密封圈準確嵌入管接頭密封槽,位置居中且無扭曲,確保與管道接觸面均勻貼合。
示例:密封圈壓縮量應控制在原始厚度的20%-30%,避免過度壓縮導致失效。
管接頭組裝
將鋼管插入管接頭至設計深度,依次安裝鋼環(huán)和管卡,確保鋼環(huán)與管道同心度偏差≤0.5mm。
示例:管卡螺栓需對稱擰緊,分三次逐步加力至設計扭矩(如M12螺栓扭矩為50-60N·m)。
偏轉角調整
允許管接頭沿軸向偏轉至大允許角度(通常為3°-5°),以適應熱脹冷縮和安裝誤差。
示例:偏轉角超過設計值時,需重新調整管道布局或更換撓性接頭。
三、安裝后檢驗
密封性試驗
進行正壓(1.5倍額定壓力)和負壓(-0.08MPa)試驗,保壓時間≥10分鐘,泄漏率≤0.01mL/min。
示例:DN100管道在2.0MPa壓力下,30分鐘內壓降應≤0.05MPa。
螺栓力矩復核
使用校準的扭矩扳手復核所有螺栓力矩,確保符合設計值(誤差≤±5%)。
示例:M16螺栓設計扭矩為120N·m,實際值應在114-126N·m范圍內。
對中偏差測量
檢查接頭中xin線錯口≤1.5mm、密封面不平行度≤0.8mm、接口間隙≤3mm。
示例:使用激光對中儀測量,偏差超標需重新調整或更換組件。